《郑州日报》版面截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新华社发
一年来,全市法院狠抓执法办案主业主责,共受理各类案件46万余件,共审执结42万余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6.4%,一串数字背后正是郑州两级法院法官为快办案、办好案做出的巨大贡献。昨日,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志增向大会报告了一年来法院所做的工作和今年工作安排。
关键词
严惩刑事犯罪
审结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涉暴、邪教犯罪等案件104件223人。
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2505件。
审结危险驾驶、高空抛物、涉“黄赌毒”、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案件6013件6148人。
关键词
扫黑除恶
审结涉黑涉恶案件67件330人,追缴罚没黑恶犯罪组织财产558万元。
关键词
惩治腐败
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50件71人。
在全国首次适用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公开审理潜逃境外20年的“百名红通人员”豫港公司原董事长程三昌贪污案。
关键词
打击诈骗犯罪
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案件209件297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2.6亿元。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案件739件1499人。
关键词
人权保障
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件。刑事案件指定辩护律师6246人次。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198人。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出台制度规范21个,具体举措100条。参与“万人助万企”,走访企业2900余家。
在全省率先建成中原破产智慧管理平台,审结破产案件179件,帮助27家企业脱困重生,盘活资产152亿元。
成立全省首家保护中小投资者法律服务站,审结相关案件14856件。
快立快审涉企纠纷149698件。
关键词
创新开放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435件。审判的3起案件入选全国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审结的清华大学、同方威视诉瑞示公司专利权案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案例。
中部地区首家自贸区法院挂牌运行。
关键词
绿色低碳
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358件。
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审结破坏耕地、污染环境、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等案件62件89人。探索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机制,判令非法采矿的刘某某赔偿环境修复等费用79万元。
关键词
执行工作
严厉打击拒执犯罪,追究刑事责任75人;对抗拒执行,司法拘留、罚款958人;纳入失信名单32638人;限制高消费109646人,24670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判决义务。
发出律师调查令7632份,网拍成交额85亿元。
全面评查“终本”案件,集中整改问题1406件。强力推动案款清理,清理发放执行案款167亿元。全力保障胜诉权益,提级、指定异地执行疑难案件1737件。
联合车管所设立“查控专线”,协调税务局建立会商机制,协助发改委完善“红黑榜”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行“预处罚”举措,下达预处罚通知书2182份,被最高法院在全国推广。
关键词
民生权益
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案件61691件。
加大妇女儿童、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签发反家暴人身安全保护令11份,12篇案例入选年度“3·15”案例。
积极参与问题楼盘攻坚化解,妥善处置相关案件2774件。
关键词
多元司法
持续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率98.5%,当场立案率99.6%。
压缩办案周期,案均审理天数44.5天。
诉前化解纠纷43806件。21.9%的案件就地高效化解。
关键词
民诉繁简分流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82648件,适用率44%。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74798件,适用率93.2%;基层法院普通程序独任制审理案件8028件,二审普通程序独任制审理案件12310件。最高法院在试点中期报告中3次点名肯定郑州法院做法,相关改革成果被吸纳进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
关键词
智慧法院
大力发展“互联网+诉讼服务”,立案、庭审、送达、交费等诉讼事项一网通办常态化。优化、上线41项智能应用系统,上网公开裁判文书218632份,直播庭审35707场,改造升级10个5G智慧法庭,智慧庭审系统项目荣获全国5G应用优秀奖。
2022年五大工作重点
●以更高标准筑牢政治忠诚
●以更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
●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
●以更强定力深化改革创新
●以更大决心推进从严治院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